人民日報發布未來5年值得關注的行業 養老備受關注
本周,人民日報客戶端發布“未來5年這些行業值得關注”的話題,其中就包含十四五時期養老服務領域的一些具體發展目標,主要包括:
1,居家適老化改造,支持200萬戶特殊困難高齡、失能、殘疾老年人家庭實施適老化改造。
2,社區居家養老,支持500個區縣建設連鎖化運營、標準化管理的示范性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網絡。
3,養老機構,支持300個左右培訓療養機構轉型為普惠養老機構,1000個左右公辦養老機構增加護理型床位,支持城市依托基層醫療衛生資源建設醫養結合設施。
(人民日報)
“十四五”期間我國護理型床位占比將升至55%
近日,國家發改委有關領導介紹了“十四五”規劃相關內容,發改委副主任胡祖才表示:預計“十四五”我國將進入中度老齡化階段,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上升為國家戰略。大力發展普惠型養老服務,構建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、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,多措并舉擴大養老機構床位供給,護理型床位占比提高到55%。
(北京青年報)
人大代表魏明建議加快發展智慧養老機器人
全國人大代表、廣東移動黨委書記魏明提交《關于加快發展智慧養老機器人的建議》并建議,做好智慧養老機器人產業統籌規劃,加快推進技術創新研發和人才培養,在珠三角等經濟和科研實力強、市場需求大的地區加快產業試點,著力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龍頭企業,帶動形成智慧養老機器人高端產業集群。
(中國青年報)
全市首家社區“無人值守餐廳”落地長寧
上海市長寧區虹橋街道“社區AI食堂”于近日啟動建設,預計6月投入運營。橋社區AI食堂位于虹橋路1004號,面積約133.74平方米,是全市第一個啟動建設的無人值守餐廳項目。值得一提的是,AI系統會根據老年人身體各項指標情況,實現智能化配餐,確保老人可以合理、均衡地搭配各種膳食,讓老人吃得健康有營養。
(上海長寧官方微信)
長寧女警錢海鷗扎根基層23年
用“智慧”守護社區平安
長寧民警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全國三八紅旗手錢海鷗,靠自我充電、自摸門路,在小區安裝高清監控、防高空拋物探頭、地磁感應等各類泛感知智能設備,并實現“入云”上線,讓小區多年實現入室盜竊“零發案”。成為上海市首個居民維修基金自籌自建的智能安防小區建設樣板,形成了“元豐模式”。
(騰訊網)
2021年底濟南將建設2000個智慧安防小區
濟南借力“智慧城市”“雪亮工程”等項目,加強與社區居委會、小區物業公司共建共享共治,按照“先達標、再優選、后示范”步驟,因地制宜推進全市智慧安防小區、智慧物業和技防村建設,實現政府治理、群防群治、居民自治相結合的“線下線上治理”模式,助推平安建設和市域治理。2021年底力爭完成2000個智慧安防小區建設任務,進一步提升防范、服務水平,創建平安和諧社區。
(齊魯網)
疫情防控常態化下應加強智慧社區建設
全國政協委員楊玉成建議,以多種等方式,鼓勵物業企業、房地產經紀機構等社區企業通過教育培訓、幫扶等方式,為社區提供專業服務,接入智慧社區系統,實現共建、共治、共享的管理模式,真正讓智慧社區建設以人為本,實現新技術讓居民生活更有幸福感。
(人民網)
今年我國人臉識別市場將達500億
目前,我國人臉識別設備市場規??焖僭鲩L,預計今年將達到500億元。兩會有代表提出,應該建設人臉識別技術國家標準與技術規范,在人臉信息的采集、存儲、應用與傳輸中都能做到有法可依,有效監管,促進人臉識別行業健康發展。
(搜狐網)
上一篇:科技賦能,“智慧”養老